通知公告:歡迎訪問中國國際養老院院長協會網站!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社会网络专题文献推介

中国国际养老院院长协会    养老法务国内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社会网络专题文献推介

 

北京孝为先老龄大数据

 

前言

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是一项全国性、连续性的大型老年社会调查项目,为使社会各界能够充分了解以CLASS数据为基础的相关研究动态。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公众号推出每季学术动态汇总,以介绍基于CLASS数据的最新研究进展。

学术动态介绍

 每月围绕一项研究主题,汇总推介该主题下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进行研究的中英文优秀成果文献和高影响力研究。中文期刊范围为中国知网上的北大核心、CSSCI和CSCD期刊。英文期刊为在Web of Science上包含的SCI和SSCI期刊。本次推荐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25年5月30日及以前。因涉及版权,仅推送文献的基本信息与摘要,推介文献依据发表时间进行排序。本月推介的研究主题为“社会网络”。

学术动态

1、董亭月.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

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J].调研世界,2017,(08):3-9.

本研究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流行率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24.78%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其中农村、女性、高龄、独居且失能的老年人孤独感程度较高。具体分析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发现,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的增加都能有效促进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下降,其中家庭支持比朋友支持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对失能老人的保护作用更大。

2、张文娟,刘瑞平.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社会网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迁移和非迁移老年人群的比较[J].兰州学刊,2018,(10):191-208.

基于2014年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文章从家庭和朋友两个维度对城市迁移老年人和非迁移老年人的群体的社会网络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影响城市老年人社会网络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可以拓展城市迁移和非迁移老年人的家庭网络;婚姻状况和居住安排对城市迁移老年人家庭网络的影响作用超过非迁移老年人。不同户口类型的城市老年人的朋友网络差别显著,但是对迁移和非迁移老年人群的作用方式并不相同。另外,社会环境和居住时间对城市迁移老年人的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也表现出显著影响。

3、Feng, Z., Phillips, D. R., & Jones, K. (2018). A geographical multivariable multilevel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 among older peopl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 ageing stud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184(4), 413-428.

Background: Social exclusion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to be a multi-faceted concept involving more than simply material disadvantage among older people. The process of social exclusion may be driven by various factors and at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individual, household, group, community, country and global levels.

Methods: Using data from the 2014 China Longitudinal Aging Social Survey (CLASS) focusing on respondents aged over 60, we employed multivariate multilevel models to simultaneously estimate four dimens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among older peopl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exclusion of older people varies not only among individuals but also among provinces. From an individual perspective, older people with low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often illiterate), in the lowest quintile of personal income and in poor health were the most likely to be excluded. Fro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re are no province-level characteristics (social, economic and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there is nevertheless significant unexplained variation for all dimens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at the province level.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clusion from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xclusion from financial products, between subjective feeling of exclusion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between subjective feeling of exclusion and exclusion from financial product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dicate that a province may do well on one dimension of social exclusion but it will not automatically do well on the other dimensions.

4、王富百慧,谭雁潇.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队列分化机制研究——基于个体、家庭和社会网络支持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0):22-31.

体育锻炼是关乎老年人个体健康水平和社会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从生命历程的队列视角探讨老年人体育锻炼意义重大。分析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后发现,较晚出生队列中的老年人体育锻炼参与度更高。通过多重队列的比较研究发现,队列间个人支持、家庭支持、社会网络支持等影响机制的分化主要体现在较早出生的队列更容易受到健康的限制,并且有配偶、子女受教育程度更高的老年人参与锻炼的可能性更高,但有常联系亲属可能反而会降低他们锻炼的参与率,受限于生理因素和资源累积劣势,参与锻炼更可能是缺乏亲属和社会网络支持的替代补充品;较晚出生队列的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有朋友支持和社区环境支持的老年人锻炼参与率更高,健康和子女受教育年限的影响程度没有年老队列的明显,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增加了累积优势,参与锻炼更可能是出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从生命历程视角阐释特定社会情境中生理和社会因素在体育锻炼的差异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为从社会、家庭、个人层面考察老年人体育锻炼影响机制、调整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提供新视角。

5、张栋.代际支持、社会网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老化态度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1,35(03):15-25.

       促进家庭代际赡养,营造适合老年人互动的社会环境,激励老年人形成积极的老化态度,以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年的数据,探讨代际支持、社会网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从老化态度层面分析代际支持、社会网络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子女给予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均可以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其中尤以精神慰藉支持更为重要;老年人积极的社会参与和互动也能够显著提高自身的生活满意度;子女的经济支持、精神慰藉和老年人的社会互动还有助于老年人形成积极的老化态度,进而间接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6、唐丹,乔欣,邓雨萌.鳏与寡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社会网络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06):889-896.

为了进一步探讨丧偶与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讨论社会网络(包括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丧偶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及社会网络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年调查中7649名老年人(其中丧偶老人2149名,男性715,女性1434;在婚老人5500名,男性3398,女性2102)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丧偶对老年人抑郁水平有消极影响,但影响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丧偶老人的朋友网络显著低于男性在婚老人,而女性老年人中无此差异;相对于在婚老人,家庭网络对男性丧偶老人的抑郁水平的缓解作用更大,而在女性样本未发现家庭网络的缓冲作用。应重视丧偶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丧偶老年人,家庭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从而缓解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7、肖涵,黄静蕾.社会支持网络对老年数字鸿沟弥合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4,40(04):67-82.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社会支持网络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效果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年龄、学历、收入显著影响数字鸿沟,老年数字接入沟问题尤其显著;社会支持网络能有效弥合老年数字鸿沟,家庭支持网络的弥合效用最大,社区支持网络弥合效用最小。机制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社会支持网络与老年数字鸿沟弥合的关系,且自我效能感对社区支持网络弥合老年数字鸿沟的调节作用最大。应该加强家庭内部代际数字反哺、鼓励老年朋辈群体互助、深化社区数字帮扶。

2025年7月2日 12:58
浏览量:0
收藏